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,心血管專家為您解答哪個抗栓效果更好?
by 日照心臟病醫院 更新于:2022-01-05
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是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病的重要藥物,兩種藥物都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,只不過是作用的機制不一樣。在臨床上有些患者單獨服用阿司匹林,有些患者同時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這兩種藥物,而有些患者只單獨服用氯吡格雷這種藥物。當然,有些人說要長期服用,有些人說只要服用一年,到底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呢?今天青島大學附屬日照醫院/日照心臟病醫院心內科專家詳細為您解答。都是抗血小板、抗血栓藥:這兩個藥最基本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,通俗的說就是抗血栓的藥物。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,因為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內膜變的粗糙、狹窄,所以容易形成血栓,而這種血栓的形成,血小板聚集是一個始動因素,占有很重要的作用,所以抗血栓就是要抑制血小板的聚集。因此大家看到這種藥物都是適用于冠心病、心肌梗死、冠脈搭橋、冠脈支架、腦梗死、周圍血管疾病的患者。作用機制不同是最大的不同:血小板的聚集、血栓的形成,有多種途徑和多種機制,就像我們用餐一樣,可以吃飯、吃肉、吃菜、喝湯等等使我們吃飽。阿司匹林是通過抑制環氧合酶的活性來發揮作用,而氯吡格雷則是一個ADP受體拮抗劑。明確診斷需治病:對于已經明確診斷的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血管疾病,比如:冠心病、心肌梗死、搭橋手術、冠脈支架、腦梗塞、周圍動脈疾病等,這些疾病的共同特點就是動脈粥樣硬化,血管內膜粗糙、狹窄,容易形成血栓,需要用阿司匹林來抗血栓治療。這種用法在專業上叫做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,也就是說已經有這些疾病,吃阿司匹林是為了預防嚴重的并發癥。高危因素需預防:很多人都知道阿司匹林具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,這種用法專業上叫做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,也就是說還沒有發生這些疾病,但是有多種高危因素,這種用法要很謹慎,經過專業的評估才能用。針對40~70歲人群,常見的高危因素,包括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血脂異常、吸煙、肥胖、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、冠脈鈣化及輕度狹窄。第一種人長期吃:針對已經明確診斷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,如果沒有嚴重的使用禁忌,比如嚴重的過敏、誘發哮喘、消化道大出血、腦出血等,就應該長期使用阿司匹林。因為這些疾病是沒有辦法治愈的,疾病長期存在,也就要長期治療。第二種人看情況:阿司匹林的第2種用法也就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,這些人是因為有多種高危因素才使用阿司匹林。如果經過積極的治療,比如血壓控制良好、血糖控制良好、血脂控制良好、戒煙等(當然家族史是控制不了的),那么危險因素就解除了,應該重新評估是否有必要繼續服用阿司匹林。嚴重的冠心病需要吃兩種藥:臨床上很多患者關心自己是否需要同時吃兩種藥。一般來說只針對嚴重的冠心病,才需要同時使用兩種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。怎樣才算是嚴重的冠心病呢?比如不穩定性心絞痛、心肌梗死、冠脈支架、冠脈搭橋,這幾種情況算是嚴重冠心病。這兩種藥吃多久?阿司匹林要吃多久,前面已經講到過了,長期吃!對于大多數做過冠脈支架手術或冠脈搭橋手術的患者,在手術后至少要加用氯吡格雷1年,一年后根據每一個患者的具體情況,絕大多數可以停用氯吡格雷。這是因為在手術后這一年內相對是比較不穩定、容易形成血栓的,需要加強抗血小板治療,雙保險。首選阿司匹林--阿司匹林用來治療心腦血管疾病,已經有超過50年的歷史,取得非常好的療效,證據充分。氯吡格雷的使用也有20多年的歷史,療效顯著,但至今沒有有力的證據表明,氯吡格雷的作用會強于阿司匹林。也就是說阿司匹林仍然是抗血小板治療藥物中的“大哥”。只有在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情況下,才考慮用氯吡格雷來替代。長期吃壞處大于好處:任何東西都要有一個“度”。前面提到過雙聯抗血小板治療相當,于是雙保險,但是當冠脈搭橋或支架手術一年過一年半之后,血栓的風險已經沒有那么高了,所以雙聯抗血小板治療的必要性也就沒了,當然不排除極少數的患者有這個必要性。另外從藥物的副作用來說,每一種藥物都是有副作用的,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相同,最重要的副作用就是引起消化道出血。